C114訊 4月13日消(xiao)息(林想)在(zai)今日召開的(de)“2017中國(guo)通信(xin)行(xing)業物聯(lian)(lian)網大會”上,中國(guo)電信(xin)股份有限(xian)公(gong)司物聯(lian)(lian)網分公(gong)司總經(jing)理趙建軍表(biao)示,目前物聯(lian)(lian)網行(xing)業熱度非常(chang)高,但發(fa)展(zhan)仍存(cun)在(zai)許(xu)多弊端,中國(guo)電信(xin)主要從三方面(mian)入手擺脫(tuo)這(zhe)些(xie)弊端。
工信部此前發布的《物聯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網絡傳輸、智能信息服務在內的總體產業規模突破1.5萬億元,智能信息服務的比重大幅提升。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規劃布局,公眾網絡M2M連接數突破17億。物聯網技術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適應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初步形成,物聯網規模應用不斷拓展,泛在安全的物聯網體系基本成型。
趙建軍表示,目前各個行業對物聯網的發展都充滿了激情,有上千家企業都在圍繞物聯網開展一些工作,所以整個行業熱度非常高,但物聯網發展仍存在許多弊端。“在自主能力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芯片、通信流程、標準、規范性。尤其在終端使用上面,由于行業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在終端的多樣性方面也很多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制約。此外,運營商網絡也同樣存在此類問題,以前2G、3G主要是面向人與人的通信,在整個容量承接方面需要適應物聯網不同的速率要求。此外,資源平臺在為更多用戶提供更方便的資源部署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而在應用方面,雖然有許多企業參與當中,但芯片和終端跟網絡之間的配合,芯片和終端之間的一些合作都存在不少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趙建軍從三個方面入手:構建一個非常完善的網絡技術,提供連接基礎的能力;構建自身的平臺,通過平臺能力的開放為廠家提供更好的開發環境;通過產業聯盟共享物聯網時代商業價值。
首先,第一個方面就是要構建一個非常完善的網絡技術,提供連接基礎的能力。“連接是物聯網必然的基礎,怎么樣實現一個智能的、彈性的連接,實際上是物聯網發展基礎的能力,在構件能力基礎上面我們希望打造核心的一些平臺。”
據趙建軍介紹,“在網絡演進方面,中國電信正在打造多網并存的,能夠符合各種帶寬、各種速率、各種服務質量保障連接的精品網絡。”
此外,在NB-IoT網絡建設方面,中國電信的決心也非常清晰。在2016年6月份NB-IoT的核心標準剛剛凍結以后,中國電信就迅速采取了行動,從10月份就開啟了5G的一個招標,這個預計全網能夠部署30萬的基站,跟現C網進行部署,快速形成低頻4G和NB-IoT的網絡覆蓋,在12月份我們率先開通了NB-IoT的實驗室。目前,全網基站的部署已經完成了接近50%,在6月底就會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的一個網絡,為下一步物聯網的發展堅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在合作伙伴的一些生態構建方面中國電信也有了實質性的進步。2016年,中國電信跟華為以及深圳水務就簽訂了NB-IoT
智慧城市的建設,近期跟海爾和海信簽訂了智能家電的協議。
其次,在打造基礎網絡的同時,中國電信也在積極構建自身的平臺,包括連接管理平臺,也包括應用使能的平臺,希望通過公共平臺的搭建,并且通過平臺能力的開放,為應用開發的廠家提供更好的開發環境,也為終端廠家提供更多的方便,使得我們整個開發和部署的成本周期有非常大的提高。
“在連接管理平臺方面,中國電信將來會打造面向國內和國際的兩個平臺。”趙建軍透露,“國內的平臺對國內一些應用提供服務,國際平臺對國際漫游的一些行業和應用提供服務和幫助。其中國內平臺正在進行重構,國際和國內平臺都會在5月底上線,能夠為未來海量連接的一些管理提供更好的幫助。”
在業務使能的平臺方面,中國電信希望通過平臺的打造,能夠為應用和開發廠商和終端一些廠商能夠提供完整的一些開發的環境,開發的一些套路,包括輕量級終端的系統,都會通過室內管理平臺為合作伙伴進行開放。通過中國電信的努力,會把使能平臺打造成智能終端結合的一個平臺,同時為輕量級的應用作為它的體驗,也為重度的中小服務的企業提供服務,能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一些幫助。
最后,通過產業聯盟共享物聯網時代商業價值。去年7月,在“2016年天翼智能終端交易博覽會”上,中國電信聯合高通、華為、中興、英特爾、博世、SAP、IBM、愛立信、深創投、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北郵和東南大學等12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天翼物聯產業聯盟。天翼物聯網產業聯盟以滿足需求為導向、以協同創新為手段、以規模發展為目標,發揮各領域領軍企業的作用,致力于構建“資源共享平臺”、“產品匯聚平臺”、“創新協同平臺”和“資金對接平臺”四大功能,打造有向心力的生態圈,提升物聯網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北京瑞光極遠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瑞光極遠)是國內精良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和優秀的通信方案及服務提供商。瑞光極遠業已形成了高性價比的接入、傳輸、交換三大系列產品線。全部自主研發的IDM系列產品包括PCM綜合業務接入設備、光纖復用設備、SDH/MSTP/MSAP光傳輸設備、寬窄帶一體化接入設備、音視頻綜合接入設備、集群網關設備、千兆光端機、PDH光傳輸設備、POE光纖以太網交換機、轉換器/網橋、NetGuard網管系統、大中小容量電話光端機、IDM系統接口卡、網絡光端機、TDM Over IP/Ethernet/Mpls、野(ye)戰光傳輸設備、偽線路仿真(IDM-TOP)設備等,產品(pin)及應(ying)用(yong)解決方案(an)涵蓋電信運(yun)營(ying)商、電力、軍隊、公安、軌道(dao)交通、廣電、金融、機場、油田、港口、礦山等眾多領域。客(ke)戶遍及全國各省(sheng)、市、自治區,產品(pin)出口亞非歐(ou)、北美(mei)(mei)、南美(mei)(mei)等海外(wai)國家。十余(yu)年來數百萬套設備的穩(wen)定運(yun)行和周到高效的客(ke)戶服務為瑞光極遠(yuan)贏得了(le)業界廣大(da)用(yong)戶的贊譽(yu)。